虚师傅方便面厂账面上是有钱的。
虚洛这几年一直在学习金融知识。
实体经济虽然是利润率比较薄,只有10%-30%之间,不像是金融产品那样,哗的一下就百分之四五十的利润,一两倍,三五倍都很正常。
但实体经济非常的稳定,只要你不出什么昏招,大环境没有什么改变,那么就会一直稳定的赚下去。
而且如果你的体量足够大的话,赚的其实一点儿都不少。
比如说虚师傅方便面厂,利润不到30%,但它的销售额高啊!
100亿的20%利润,和10亿的20%利润,能一样吗?
实话实说,现在虚师傅方便面厂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垄断,基本上占据了90%的市场份额,而且还在稳步的推出新品,开发更多的市场之中。
别的品牌已经丧失掉了在这个方面追赶虚师傅方便面厂的机会。
如果说非要有,那就是直接投入数十亿的资金,一上来就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,然后每年投入上亿人民币的广告费,以亏本的模式和虚师傅方便面厂硬拼。
谁拼到最后没子弹了,谁就出局,赢家占领市场。
但这个也是不确定的。
想要搞死虚师傅方便面厂,除非耗用超过500亿人民币的投资,抱着损失300亿人民币的决心,花费至少3年到5年的时间,还要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的场外因素……这才有可能成功。
谁吃饱了会这么去拼?
搞不好就是上百亿的亏损!
我是来挣钱的,不是来亏钱的!
嗯,话说回来。
虚师傅方便面厂正因为是大规模运作,一年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700亿人民币,那么利润率20%就是140亿。
这一笔钱,除了最初的电子工厂的启动所用之外,其余的都放在了帐面上,没有做别的用处。
只不过呢,在港苔,还有国外收购公司,搬移技术和生产线,用人民币肯定是不行的,这就需要虚洛用美金来兑换了。
虽然是公司内部的走账,但是虚氏财团总体还是吃亏的。
因为虚氏财团在内地的投资不多,也不用增加多少的工厂,也不用去做别的买卖。
对了。
最近市里倒是来游说高正涛,让他考虑一下为虚氏财团几家工厂的3万工人集资建房,市里可以用比较便宜的价格,卖土地给虚氏财团。
市里倒是打的好主意。
他们准备的几块土地,都是蓉城规划的二环路靠近三环路的荒芜地带。
有的距离电子工业园区还有五六公里的距离,距离虚师傅方便面厂也是五六公里。
这些地方本来就是荒芜的土地,周围都没有什么人家。
如果是把这么三万多个工人的家庭安在这几处地方,立刻就会形成一个富裕人群的居住地,从而有许多人愿意来这边开店子做这些工人家庭的生意。
一旦有了人气,那么接下来再在附近开发房地产,让别的人买地集资建房进来,就容易多了。
“看!虚氏财团的工人都住这里呢,这里环境条件一定是最好的,公交站、市场、教育、医疗,都会安排,你不快点来买地建房,可就没有地盘了!”
只要市里这么说起,那么许多人就得往这里跑,毕竟价格还是那么便宜的。
所以这相当于是虚氏财团帮着市里开荒,把城外的土地也全部利用起来,让蓉城市区可以延伸出去。
再有就是,虚氏财团想要修建三万多人的房子,得需要多少的钢材、水泥、河沙、红砖、玻璃……等等建筑用料?
还有几万套房子的规模,得照顾多少市里建筑工程队的生意?
里里外外这不都是又能拉动经济的存在吗?
所以你说说,算盘是谁打得精一些?
当然了,正所谓投其所好,无所不能矣。
市里的这个提议,高正涛还在这边犹豫呢,那些听到消息的工人们就纷纷委托班长、组长、车间主任给找上门来了。
“我们需要房子,我们希望有自己的房子!”
这样的请求几乎是所有人都想要的。
然后高正涛就在这春节之前做了一份调查,收回来的全部答卷里面,超过了97%的工人,都想要集资建房。
这里要说一下。
内地的集资建房可跟现在北上广乃至蓉城的商品房概念是两回事儿。
集资建房可以参照之前峨影厂的那个。
但又不只这一种。
国有单位是可以自己补贴一点建筑开销,然后工人们再负责70%、80%、90%,越有钱的单位就让工人员工们负担得越少。
私人企业的话,基本上就自己不会贴一分钱,就是实打实的大家自己出钱。
把楼房建造下来之后,按照建筑成本,把每一楼每一个户型单独的标价,让工人们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来购买。
工厂也就是起一个带头的作用,顺带着也是帮着谈判价格、把控质量等等。
简单的说,就是出力不出钱。
这又是另外一种集资建房的方式。
当然还有第三种,不过这种很少很少,非得工厂的笑意非常高,工厂老板愿意奖励辛苦工作的员工们,所以他们就也是会补贴一部分购房款。
这个就要看老板的心情和考量了。
通常情况下,如果是你接受了老板的补贴,那么三五年之内你是不能离开这家工厂的,一旦走人,那么房子就不属于你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重生娱乐之1990请大家收藏:(m.papazw.com)重生娱乐之1990爬爬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